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珍珠龙胆石斑鱼(虎龙杂交斑)循环水养殖的环境要求、设施设备、苗种放养、饲养管理、水质调控、病害防控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珍珠龙胆石斑鱼(虎龙杂交斑)的循环水养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of Hybrid Grouper (Pearl Gentlemen Spotted Group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6T 539-2021 珍珠龙胆石斑鱼(虎龙杂交斑)循环水养殖技术规程》是海南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珍珠龙胆石斑鱼的循环水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养殖环境要求
1. 水源选择:标准规定养殖用水应符合GB 11607的要求,即水质需达到渔业水质标准。这意味着水源必须无毒、无害,并且不得含有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
2. 池塘设计:要求池塘面积为1000至3000平方米,水深保持在2.5至3米之间。这样的设计有助于维持稳定的水温,减少外界温度变化对鱼类的影响。
3. 过滤系统:必须配备机械过滤器和生物滤池,以确保水中悬浮物和代谢废物的有效去除。这不仅保证了水质清洁,还能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帮助分解氨氮等有害物质。
苗种放养
1. 苗种来源:苗种应来源于具有合法资质的育苗场,且经过检疫合格。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病原体传播,保障养殖安全。
2. 放养密度:建议每平方米放养规格为100克左右的鱼苗不超过50尾。合理的密度既能满足生长需求,又不会因过度拥挤导致水质恶化。
日常管理
1. 投喂管理:投喂量应根据季节、天气情况以及鱼群健康状况灵活调整。一般而言,夏季每天投喂2-3次,冬季则可适当减少次数。
2. 水质监测:定期检测溶解氧、pH值、氨氮等指标。当发现异常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如增氧或换水,确保水质始终处于适宜范围内。
3. 疾病防控:建立完善的疾病预防体系,包括疫苗接种、定期消毒等。一旦发现疾病迹象,要立即隔离患病个体,并使用国家批准的药物进行治疗。
收获与运输
1. 收获时间:通常情况下,珍珠龙胆石斑鱼达到800克以上即可考虑收获。具体收获时间还需结合市场需求和个人养殖计划确定。
2. 运输方式:采用活水车或其他专业设备进行运输,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和距离,减少应激反应。同时,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适当的氧气供应和适宜的水温。
通过遵循上述各项规定和技术要点,可以有效提升珍珠龙胆石斑鱼的养殖成功率,生产出更多优质产品,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