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优良食味半糯粳稻的品质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优良食味半糯粳稻的生产、收购、加工、销售及质量评定。
Title:Quality Specification for Good-tasting Semi-glutinous Japonica Ri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056-2021是江苏省地方标准,主要规定了优良食味半糯粳稻的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品质要求和检验方法等内容。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品种选育
1. 适应性:标准要求优良食味半糯粳稻品种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在江苏地区的气候条件下良好生长。这意味着品种需要耐寒、抗病虫害,并且能够适应当地的土壤条件。
2. 产量潜力:品种应具备较高的产量潜力,通常要求每公顷产量不低于6吨。这确保了即使在不同年份或环境下,也能保持稳定的生产水平。
栽培技术
1. 播种期:建议在3月中下旬至4月初进行播种。这一时间段有利于幼苗的健康生长,避免极端天气的影响。
2. 种植密度:推荐每平方米种植约200株左右。适当的种植密度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光合作用效率,从而增加产量。
3. 施肥管理:强调氮磷钾肥的合理搭配使用,其中氮肥施用量占总肥料量的一半以上。同时注意分期追肥,以满足水稻不同生长期的需求。
品质要求
1. 外观品质:米粒形状为长椭圆形,垩白度不超过5%,透明度达到一级。这样的米粒外观整齐美观,煮熟后口感更佳。
2. 理化指标:直链淀粉含量应在15%-20%之间,胶稠度不低于70毫米。这些指标直接影响到米饭的软硬适中程度及香味浓郁与否。
3. 食味评分:食味评分需高于80分(满分100)。这是衡量大米是否符合“优良食味”标准的重要依据之一。
检验方法
1. 感官检验:通过目测和品尝等方式对大米的颜色、气味、味道等进行评价。
2. 仪器分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直链淀粉含量;采用快速粘度分析仪测量胶稠度等物理特性。
总之,《DB32/T 4056-2021优良食味半糯粳稻》不仅规范了从种子选择到成品加工全过程的技术流程,还特别突出了提升最终产品食用体验的重要性,对于促进江苏省优质稻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