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禽肉中铜、镉等18种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的测定方法,包括样品处理、仪器条件、校准和结果计算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禽肉中铜、镉等18种元素的定量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18 Elements such as Copper and Cadmium in Poultry Meat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057-2021《禽肉中铜、镉等18种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是一项江苏省地方标准,主要用于指导和规范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禽肉样品中的多种金属元素。这项标准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对其部分内容的重要解读:
样品前处理
标准中对样品前处理的要求非常严格,确保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首先,样品需要经过均质化处理以保证其均匀性。接着,在进行消化时,推荐使用硝酸-过氧化氢体系作为消解液。这种组合能够有效分解有机物,并且不会引入过多的干扰物质。此外,对于某些特定元素如汞来说,还需要特别注意避免汞的损失。
测定条件优化
为了获得最佳的测定效果,标准对仪器参数进行了详细规定。比如,雾化器类型的选择应当根据实际需求来决定;而载气流量则直接影响到信号强度及稳定性。另外,在多元素同时分析的情况下,还需调整碰撞池设置以减少同位素重叠带来的干扰。
质量控制措施
质量控制是整个检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此,标准要求实验室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定期校准仪器设备、开展空白试验以及平行样测定等操作。同时,还建议采用标准参考物质来进行方法验证,从而确保测量结果可靠可信。
结果计算与表达
最后,在完成所有必要的实验步骤之后,就需要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并最终得出结论。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不同元素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效应,因此在报告最终浓度值之前应仔细检查是否需要修正因基体效应导致偏差。另外,当涉及到限值判定时,则需参照相关法规规定执行相应判断逻辑。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深入剖析可以看出,《DB32/T 4057-2021》不仅涵盖了从样品准备到数据分析全流程的技术细节,同时也强调了科学严谨的态度在整个工作流程中的贯穿始终的重要性。这对于保障消费者健康权益以及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都有着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