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果蔬实蝇类害虫监测与绿色防控的术语和定义、监测方法、绿色防控措施及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果蔬种植区实蝇类害虫的监测与绿色防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onitoring and Green Control of Fruit Fly Pests in Fruits and Vegetab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13T 216—2021《果蔬实蝇类害虫监测与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是山东省地方标准,为有效监测和防控实蝇类害虫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监测点设置
标准指出,在每个监测区域内应至少设立3个监测点,并要求这些监测点分布均匀,能够覆盖主要的果蔬种植区。这有助于全面掌握区域内实蝇类害虫的发生动态,确保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诱捕器的选择与使用
推荐使用黄板诱捕器作为主要监测工具,每公顷设置诱捕器数量不少于10个。诱捕器应定期检查并更换诱剂,一般每两周进行一次,以保证诱捕效果。此外,还强调了在不同季节调整诱剂种类的重要性,以适应害虫活动周期的变化。
绿色防控措施
标准提出了多种绿色防控方法,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隔离以及化学防治的合理应用。特别强调优先采用天敌昆虫(如寄生蜂)来控制害虫数量,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对于化学药剂的选择,则需遵循低毒高效原则,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
防治效果评估
规定了通过田间调查法评估防治效果的具体步骤:首先确定调查样地,然后记录受害植株比例及果实受害率等指标,最后计算综合防治指数。只有当综合防治指数达到85%以上时,才能认定为有效的防控措施。
技术培训与推广
为了更好地实施本规程,各级农业技术服务机构应当积极开展相关知识和技术的培训工作,提高农户的认知水平和操作技能。同时鼓励建立示范园区,展示先进技术和成功案例,促进新技术的应用普及。
以上内容概括了DB3713T 216—2021标准中的核心要点,希望能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一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