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模量抗疲劳沥青混合料的原材料要求、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及质量检验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与施工,其他等级公路可参照执行。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High Modulus Anti-fatigue Asphalt Mix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U416.217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282-2021高模量抗疲劳沥青混合料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是山西省发布的关于高模量抗疲劳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规范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首先,在原材料选用方面,规范要求粗集料应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耐磨性,细集料需具备良好的级配和清洁度。对于填料的选择,应优先考虑石灰岩等碱性岩石生产的矿粉,确保其比表面积不低于500m²/kg。
其次,在配合比设计环节,规范强调了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的重要性。同时指出,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设计空隙率宜控制在3%-6%之间,以平衡耐久性和施工性能。
施工阶段的关键点包括:严格控制拌合温度,一般为170℃-185℃;摊铺时保持连续均匀,避免出现离析现象;碾压过程中采用“紧跟、慢压”的原则,初压温度不得低于150℃,复压温度不低于130℃。
此外,规范还特别提到质量检验的内容,如现场取芯检测压实度、厚度以及渗水系数等指标,均需符合相关要求。其中,压实度不应小于96%,渗水系数宜小于120ml/min。
这些条文从材料选择到具体施工工艺再到后期检测都给出了明确指导,有助于提高路面结构的抗疲劳性能和使用寿命。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