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森林经营类型的划分原则、划分方法及类型描述。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内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调查规划及相关活动。
Title:Division Specification for Main Forest Management Types in Guangxi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309-2021《主要森林经营类型划分规范》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科学合理地对森林经营类型进行分类和管理。以下将选取一些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标准中明确指出森林经营类型的划分应以森林资源调查成果为基础,充分考虑立地条件、林分起源、树种组成等因素。例如在第四条提到的“立地条件”是指影响森林生长发育的自然环境因子组合,包括气候、土壤、地形等。这部分内容强调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全面考量自然环境对森林的影响,以便更准确地划分经营类型。
第五条关于“林分起源”的规定指出,林分起源分为天然林和人工林两大类。天然林是指通过自然繁殖形成的森林群落;而人工林则是指通过人为种植或栽培形成的森林。这一分类有助于区分不同来源的森林资源,为后续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依据。
第七条明确了森林经营类型的划分原则之一即“生态优先”。这意味着在进行森林经营时必须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确保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发展。同时也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此外第十一条还特别强调了对于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所在区域应当设立专门的保护区,并采取更加严格的保护措施。这体现了国家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对未来世代负责的态度。
总之,《主要森林经营类型划分规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森林经营管理指导思想和技术方法,而且也为我国林业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促进我国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维护生态安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