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黄瓜嫁接苗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嫁接前准备、嫁接方法、嫁接后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地区黄瓜嫁接苗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duction of Grafted Cucumber Seedl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297-2021《黄瓜嫁接苗生产技术规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黄瓜嫁接苗的生产流程和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1. 育苗设施与环境控制
标准指出,黄瓜嫁接苗的育苗设施应具备良好的保温、保湿和通风条件。具体要求包括:
- 温度管理:白天保持在20℃至30℃之间,夜间不低于15℃。这一温差有助于促进黄瓜幼苗的健康生长。
- 湿度控制:空气相对湿度应维持在60%-80%,过高的湿度可能导致病害发生。
2. 嫁接方法选择
标准推荐使用贴接法或插接法进行黄瓜嫁接。这两种方法因其操作简便且成活率高而被广泛采用。对于贴接法,需注意刀片的锋利度以确保切口整齐;插接法则要求砧木和接穗的粗细匹配良好。
3. 病虫害防治
为了保证黄瓜嫁接苗的质量,标准强调了预防为主的原则,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控措施:
- 定期检查苗床,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物理或生物防治手段。
- 使用无公害农药时,严格按照说明书施用,避免药物残留超标。
4. 生产记录与质量追溯
本标准特别重视生产过程中的记录工作,要求企业建立完整的生产档案,包括但不限于种子来源、嫁接日期、移栽时间等信息。这不仅有利于产品质量追溯,还能为后续改进提供依据。
通过以上几点解读可以看出,《黄瓜嫁接苗生产技术规程》从育苗环境到嫁接技术再到后期管理都做了详尽的规定,目的是提高黄瓜嫁接苗的整体质量和市场竞争力。遵循这些标准能够有效减少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保障最终产品的优良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