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茶小绿叶蝉测报调查的方法及防控技术的规程。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区域内茶小绿叶蝉的监测、预报及防控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onitoring, Forecasting and Control of Tea Small Green Leafhopp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291-2021《茶小绿叶蝉测报调查及防控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茶树主要害虫——茶小绿叶蝉的监测、调查和防控的技术规范。这项标准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指导,帮助茶农和植保技术人员更好地管理茶园病虫害。以下将选取其中一些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一、术语与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茶小绿叶蝉”的概念及其生命周期阶段。例如,“成虫”、“若虫”等术语的界定有助于在实际操作中准确识别虫害对象,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了解这些基础概念是实施有效防控的前提。
二、测报调查方法
1. 调查时间:规定了每年3月至10月期间需定期开展调查工作。这是因为这段时间正是茶小绿叶蝉活动频繁期。
2. 取样点设置:要求每个标准样方面积不少于0.25平方米,并且每块茶园至少设立5个样方。这确保了数据收集具有代表性。
3. 调查频率: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于发生严重区域,则需要增加频次至每周一次。
三、防控策略
1. 农业防治:强调通过合理修剪、及时采摘等方式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减少害虫栖息地。
2. 生物防治:鼓励利用天敌如蜘蛛类捕食性昆虫来控制种群数量。
3. 化学防治:当虫口密度达到经济阈值时可使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喷洒处理。但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配比浓度施药,并注意轮换用药以防止抗药性的产生。
四、注意事项
- 在使用任何化学物质前应充分考虑其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 所有相关活动均需遵守当地环保法律法规;
- 定期培训从业人员掌握最新技术和知识。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重点摘录分析,完整版还需查阅原始文件获取更详尽的信息。希望上述介绍能够为大家提供一定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