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球盖菇生产的产地环境、栽培季节、培养料准备、播种与发菌管理、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大球盖菇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King Oyster Mushroom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08/T 141-2021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项关于大球盖菇栽培的技术规范,旨在通过标准化的生产流程提高大球盖菇的产量和品质。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选址与设施要求
标准指出,种植场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且土质疏松的地方。土壤pH值应在5.5至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此外,场地周围不应有工业污染源或生活垃圾堆放点。对于设施条件,建议配备遮阳网以调节光照强度,并确保良好的通风系统来控制湿度。
栽培基质准备
基质是影响大球盖菇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标准规定,理想的基质是由稻草、玉米秸秆等农作物废弃物混合而成,其中稻草占比不少于60%。所有原料需经过充分腐熟处理,避免病虫害传播。同时,还需加入适量的石灰粉调整酸碱度,并撒入少量氮肥促进微生物活动。
种子质量控制
用于播种的大球盖菇菌种必须符合GB 19166的要求,即具有高纯度、强活力以及抗逆性强的特点。在购买时应向供应商索要检验报告,并对每批次产品进行抽样检测,确认其符合相关指标后方可投入使用。
播种方法及管理措施
播种前需将基质平整压实,然后按照一定间距摆放菌袋或直接撒播种子。播种后覆盖一层薄土并喷洒适量水分保持湿润环境。在整个生长期里,要定期检查温度变化情况,当气温超过25℃时采取降温措施;遇到干旱天气则增加灌溉次数但不可积水。另外,还需密切关注病虫害的发生状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物理或化学防治手段加以解决。
收获与储存
一般情况下,从播种到采收大约需要40-60天时间。最佳收获期为菌盖尚未完全展开且边缘仍呈内卷状态时。采摘时用手握住菌柄轻轻扭动即可轻松摘下。收获后的鲜品最好当天销售完毕,若无法及时出售,则可放入冰箱冷藏室保存,温度控制在0-4℃范围内最长不超过一周。长期储存则需要冷冻干燥或其他专业方法进行加工处理。
以上是对《DB3208/T 141-2021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程》部分内容的重点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