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古琴制作的术语和定义、原材料要求、制作工艺流程、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传统手工制作的古琴及其相关产品的生产与质量评价。
Title:Skill of Guqin Mak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Y80
国际标准分类号:97.195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1082-2021古琴制作技艺》是一项江苏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和提升古琴的制作工艺。以下将从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对古琴制作技艺的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一、材料选择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古琴制作所需材料的选择要求。首先,面板应选用质地坚硬、纹理清晰的优质木材,如桐木或杉木。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振动性能,能够产生悦耳的声音。其次,底板则需采用密度较高的硬木,如紫檀或红木,以保证琴体的稳定性和耐用性。此外,琴弦的选择也至关重要,通常使用蚕丝或尼龙缠绕钢丝制成,确保音质纯净且持久。
二、结构设计
在结构设计方面,标准强调了古琴的比例协调与力学平衡。古琴的整体长度一般为120厘米左右,宽度约为20厘米。面板中央隆起形成琴颈,两侧逐渐收窄至尾部。这种设计不仅美观大方,而且有利于声音的传导。同时,琴面上设有十三个徽位,用于标记音高位置,便于演奏者准确把握音准。
三、工艺流程
古琴制作工艺复杂精细,标准对其各个环节均提出了严格要求。首先是木材的处理,包括干燥、刨光等步骤,确保木材含水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开裂变形。其次是组装工序,要求采用传统榫卯结构连接各部件,既牢固又不失灵活性。最后是表面装饰,可以采用漆艺或者雕刻技法,增添艺术美感的同时保护琴体不受损伤。
四、质量检验
为了保证古琴的质量,标准还制定了详细的检验方法。其中包括外观检查,主要查看是否有明显的瑕疵或缺陷;声学测试,则通过专业设备测量频率响应曲线,评估音色是否符合预期;以及耐久性试验,模拟实际使用条件考察其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DB32/T 1082-2021古琴制作技艺》从材料选择到成品检测都给出了明确指导,为传承与发展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