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虎杖种子育苗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种子处理、播种育苗、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范围内虎杖种子育苗生产及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 et Zucc.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1719-2021 中药材虎杖种子育苗技术规程》是一项湖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虎杖种子的育苗技术流程,提高种苗质量和生产效率。以下为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指出“虎杖”是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的干燥根茎。这一定义为后续操作提供了准确的研究对象依据。
在环境条件要求中,强调育苗场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块,并且土壤pH值需保持在6.5至7.5之间。这表明适宜的酸碱度对于促进虎杖种子萌发至关重要。同时要求光照充足但避免强光直射,温度控制在15℃到30℃范围内,相对湿度维持在60%-80%之间。这些参数共同构成了一个有利于种子生长发育的理想环境。
关于种子处理环节,规定了种子必须经过精选后才能使用。具体做法包括去除杂质、破损粒以及病虫害感染颗粒等。此外还提到可采用温水浸泡法或机械破壳等方式来打破休眠期,从而加快发芽速度。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来源的种子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的预处理措施以达到最佳效果。
在播种方法上,推荐采用条播或者撒播的方式进行。每穴播下2-3粒种子即可,并覆土厚度约为种子直径的2-3倍。行距保持在30厘米左右,株距则根据实际种植密度灵活调整。这样既能保证植株间有足够的空间生长,又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后期管理措施同样不容忽视。包括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而不积水;定期除草减少杂草竞争养分;合理施肥补充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以及密切关注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手段等。特别是要特别注意防止地下害虫啃食幼苗根部造成损失。
最后,在采收阶段也给出了指导意见。一般情况下,在播种后的第二年秋季当植株地上部分枯萎时就可以开始收获了。此时挖掘出完整的根茎并清洗干净晾干备用即可。整个过程需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损伤产品品质。
以上就是对DB42/T 1719-2021标准中部分内容较为详细的分析说明。希望可以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项技术规程,从而提升虎杖种子育苗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