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村环境长效管护的基本原则、组织管理、管护内容、考核评价及持续改进等方面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南京市行政区域内农村环境的长效管护工作。
Title:Basic Requirements for Long-term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of Rural Environ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01/T 1031—2021《农村环境长效管护基本要求》是南京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农村地区的环境管理,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环境卫生管理
# 条文内容:
- 5.1.1 农村生活垃圾应实行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
- 5.1.2 镇政府应设置专门的垃圾收集点,并定期清理。
# 解读:
这一部分内容强调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以及政府在垃圾管理中的责任。通过实施垃圾分类,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填埋量,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同时,镇政府设立固定的垃圾收集点有助于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随意丢弃垃圾的现象发生。
2. 水体保护
# 条文内容:
- 6.1.1 对于农村生活污水,应采用集中式或分散式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
- 6.1.2 禁止向河流、湖泊等水体直接排放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
# 解读:
水体保护是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合适的污水处理方式能够防止污染源进入自然水体,保护水资源的安全与清洁。禁止直排则是为了从根本上杜绝污染行为的发生,确保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
3. 村庄绿化美化
# 条文内容:
- 7.1.1 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本地生长的植物进行绿化。
- 7.1.2 村庄主干道两侧及公共活动区域需进行绿化覆盖。
# 解读:
村庄绿化不仅美化了居住环境,还能改善空气质量,增加生物多样性。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种类可以降低维护成本,提高成活率。而在主要道路和公共场所进行绿化,则能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空间。
4. 设施维护
# 条文内容:
- 8.1.1 各类基础设施如路灯、健身器材等应定期检查维修。
- 8.1.2 鼓励村民参与设施日常保养工作。
# 解读:
良好的设施维护是保持农村环境整洁有序的关键环节之一。定期检查和及时修理损坏设施能够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也体现了对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此外,鼓励村民参与到设施的日常保养当中,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也有助于形成共同维护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
以上是对DB3201/T 1031—2021标准中几个关键领域的深入分析。这些规定为实现农村地区长期有效的环境管理提供了具体指导,对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