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妊娠母猪饲养管理的操作规程,包括饲养环境、饲料投喂、健康管理、日常护理等方面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规模化养猪场及养殖户对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Title:Operating Procedures for Feeding and Management of Pregnant Sow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06T 40-2021《妊娠母猪饲养管理操作规程》是河南省针对妊娠母猪饲养管理制定的地方标准。以下为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饲料与营养
标准要求饲料应符合GB/T 20803的规定,确保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均衡。特别强调在妊娠前期(0-35天)和中期(36-85天)饲料中粗纤维含量应控制在6%-8%,而在妊娠后期(86-114天)则需提高至8%-10%。这是因为前期和中期母猪体重增长较慢,过多纤维可能影响采食量;而后期胎儿快速生长,适量增加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2. 饮水供应
每头妊娠母猪应配备独立的饮水器,保证其随时可以饮用清洁、新鲜的水。标准规定饮水流量不低于3升/分钟,并定期检查饮水系统是否通畅无阻。此外,在夏季高温季节还需采取降温措施,如安装喷淋装置或提供凉爽饮水,以防止因脱水导致的食欲下降。
3. 环境控制
猪舍内温度应保持在15℃-22℃之间,相对湿度维持在50%-70%范围内。超过此范围会对母猪健康造成不利影响。为此,冬季需要做好保温工作,可以通过加装保温板、铺设垫草等方式实现;夏季则要注重通风换气,必要时可使用风扇或空调设备调节室内温湿度。
4. 日常管理
每日至少巡查两次以上,观察母猪精神状态、食欲变化及排泄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比如轻微疾病可通过调整饲喂方案来缓解症状;若病情严重,则需立即隔离治疗。另外,每周清理一次圈舍卫生,彻底清除粪便污物,并对地面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病原微生物滋生传播。
5. 分娩准备
在预产期前两周左右开始为母猪准备分娩区,包括清洁消毒产床、铺设干净柔软的垫料等准备工作。同时,还要提前准备好接生工具、药品以及应急物资,以便一旦出现难产等情况能够迅速响应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