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沙地治理中乡土草种混播的技术要求、播种方法、管理措施及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沙地治理中的乡土草种混播实践及相关生态修复工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Native Grass Species Mixtures in Sandy Land Manag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IMAS 082-2024《沙地治理乡土草种混播技术规程》中,有一项重要的更新是关于“土壤湿度监测频率”的规定。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对这一指标进行了更细致的调整。
在旧版标准中,土壤湿度监测频率设定为每两周一次,这种频率对于某些快速变化的沙地环境来说可能不够及时,难以有效应对突发性的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而在新版标准中,这一频率被细化为根据具体的气候条件和植被生长阶段灵活调整,通常情况下要求每周至少监测一次,特别是在干旱季节或者植被快速生长期,则需要每天监测一次。
例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如果遇到持续高温少雨的情况,按照新版标准的要求,工作人员应当每日观察土壤湿度的变化情况。首先使用专业的土壤湿度测定仪测量不同深度(如表面5厘米、10厘米、20厘米)的湿度值,并记录下具体数据。然后对比这些数值与历史同期正常范围值,判断是否存在缺水现象。一旦发现土壤湿度低于适宜植物生长的安全阈值,就需要立即采取灌溉措施,同时结合实际情况调整灌溉量及频次,确保既能满足植物需求又避免水资源浪费。
这样的改变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增强了沙地治理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有助于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通过更加频繁且精确的土壤湿度监测,可以及时了解土壤水分状况,从而制定出更为合理的草种混播方案以及后续管理策略,这对于促进乡土草种健康生长、改善沙地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