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铅山河红茶加工的技术要求、加工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铅山河红茶的加工生产。
Title:Process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Lianshan Hei Red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铅山河红茶加工技术规程》(DB36/T 1440-2021)是江西省地方标准,规定了铅山河红茶的加工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标准明确指出“铅山河红茶”是以铅山县及其周边地区生产的茶树鲜叶为原料,采用特定工艺制成的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红茶产品。这一定义明确了铅山河红茶的地理来源和基本属性,强调了其独特的品质特征。
其次,在原料要求中,标准强调了鲜叶的选择标准。鲜叶应来源于无污染的茶园,且采摘时间应在每年春季至秋季之间。具体来说,一芽二叶初展至一芽三叶的鲜叶是最理想的原料。此外,标准还要求鲜叶不得含有非茶类夹杂物,并且农药残留量需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在加工环节,标准详细描述了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关键工序的具体操作规范。例如,在萎凋过程中,要求将鲜叶摊放在通风良好的场所,厚度控制在10-15厘米之间,萎凋时间为8-12小时,以确保鲜叶适度失水并保持活性。揉捻时则需根据鲜叶的老嫩程度调整压力和时间,一般嫩叶轻揉短时,老叶重揉长时。发酵阶段,温度应控制在24-28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持续时间为2-4小时,直至叶片边缘呈现红褐色。最后,在干燥环节,采用低温慢烘的方式,分两次完成,第一次烘干至含水量30%左右,第二次达到成品茶的标准含水量。
此外,标准还对成品茶的质量指标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感官品质、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感官品质方面,要求外形紧结匀整,色泽乌润显金毫;内质香气浓郁持久,汤色红亮,滋味醇厚甘甜,叶底红匀明亮。理化指标上,水分含量不得超过7%,总灰分不超过6%,水浸出物不低于36%。卫生指标则需满足GB 2762和GB 2763的要求,确保食品安全。
综上所述,《铅山河红茶加工技术规程》通过严格的原料选择和精细的加工工艺,确保了铅山河红茶的独特品质,为生产者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同时也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