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江西省中小流域面雨量等级的划分原则、计算方法及等级标准。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中小流域的面雨量监测、预警和防洪减灾工作。
Title:Small and Medium Watershed Areal Precipitation Grades - DB36T 1409-2021
中国标准分类号:P53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中小流域面雨量等级是衡量降雨强度和分布的重要指标,对防洪、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江西省地方标准《中小流域面雨量等级》(DB36/T 1409-2021)为科学划分面雨量等级提供了依据。以下选取标准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标准规定了中小流域面雨量等级的划分方法,其中将24小时面雨量分为五个等级: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具体划分标准如下:
- 小雨:24小时面雨量小于10毫米;
- 中雨:24小时面雨量在10至24.9毫米之间;
- 大雨:24小时面雨量在25至49.9毫米之间;
- 暴雨:24小时面雨量在50至99.9毫米之间;
- 大暴雨:24小时面雨量大于或等于100毫米。
这些分级标准基于多年降水观测数据统计分析得出,能够较好地反映不同降雨强度对中小流域的影响。标准还强调了面雨量计算应采用网格化技术,确保数据的空间连续性和准确性。同时要求各级气象部门按照统一的技术规范开展监测和评估工作,以便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相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
此外标准还提出了面雨量等级的应用建议。例如,在农业灌溉方面可根据不同等级调整用水计划;在城市排水系统设计时需考虑极端天气条件下可能产生的最大径流量等。总之通过合理利用该标准可以有效提高应对极端降水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