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的目的、原则、核算内容、指标体系、核算方法和数据来源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行政区域内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核算与评估。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oss Ecosystem Product Account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Z7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402-2021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技术规范》是江西省地方标准,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的核算提供了具体的技术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核算范围与对象
标准明确指出,GEP核算应涵盖行政区域内所有自然生态空间内的生态系统服务。这包括森林、草地、湿地、农田和城市绿地等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核算对象不仅限于单一类型的生态系统,而是要综合考虑整个区域内的生态网络。这一规定确保了核算结果能够全面反映区域生态环境的整体状况。
核算指标体系
GEP核算采用“物质流”和“价值流”相结合的方法构建指标体系。其中,“物质流”主要关注生态系统服务的数量变化,“价值流”则侧重于将这些服务转化为经济价值。标准特别强调了以下几类核心指标:
- 供给服务:如食物生产、水资源供给等;
- 调节服务:包括气候调节、空气净化等;
- 文化服务:如休闲娱乐、教育科研等。
每类服务都有相应的子项,并给出了具体的计算公式和数据来源要求。
数据收集与处理
为了保证核算结果的准确性,标准对数据收集提出了严格要求。首先,要求使用最新的遥感影像资料作为基础数据,结合实地调查获取补充信息。其次,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采用标准化的方法消除不同来源数据之间的偏差。此外,还特别提到对于历史数据的修正方法,确保时间序列分析的一致性。
核算模型选择
针对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和服务类别,标准推荐了几种常用的核算模型。例如,对于森林生态系统,可以使用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结合生长模型来估算碳储量及其变化;而对于湿地生态系统,则可以通过水文模拟软件预测其调蓄洪水的能力。同时,也鼓励创新应用先进的统计学方法和技术手段提高核算精度。
结果表达与应用建议
最后,标准还就如何合理地呈现核算结果以及后续的应用方向给出了指导意见。建议将GEP值以年度报告的形式公开发布,并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相应的生态保护措施。此外,还提倡通过建立长期监测站点等方式持续跟踪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的变化趋势,以便及时调整管理策略。
综上所述,《DB36/T 1402-2021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技术规范》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框架体系,有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绿色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