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稻-大球盖菇轮作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栽培技术要点、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水稻与大球盖菇轮作栽培的生产管理。
Title:Rice-Pleurotus giganteus Rotation 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水稻-大球盖菇轮作栽培技术规程》(DB42/T 1705-2021)是湖北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水稻与大球盖菇的轮作栽培技术。这项标准结合了湖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科学依据。
首先,该标准强调了轮作的重要性。在第3.1条中指出,轮作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作物产量。例如,在种植水稻后紧接着种植大球盖菇,可以通过蘑菇菌丝分解残留物,将有机质转化为易于被下季作物吸收的形式,从而实现养分循环利用。
其次,关于大球盖菇的栽培管理,标准提出了具体要求。根据第5.2条的规定,选择适宜的大球盖菇品种至关重要。应选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品种,并且要确保种源纯正无污染。同时,在播种前需对培养料进行充分发酵处理,以保证其具有良好的通气性和保水性。
再者,对于水分管理方面也有明确指示。按照第6.1条的要求,保持适当的田间湿度对于促进大球盖菇生长非常重要。通常情况下,基质含水量应维持在60%-70%之间,过干会导致生长缓慢甚至停滞,而过湿则可能引发腐烂现象。
此外,还特别提到了病虫害防控措施。依据第8.3条内容,应当采取综合防治策略,包括物理方法如覆盖防虫网、生物方法使用天敌昆虫以及化学药剂喷洒等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预防控制。这样既能有效降低损失率又能保护生态环境不受损害。
最后,收获阶段同样需要遵循严格的操作流程。第9.1条规定,在采收时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损伤产品品质;并且要及时清理场地防止病原体残留影响后续生产活动。
总之,《水稻-大球盖菇轮作栽培技术规程》通过细化每一个环节的技术要点,为农业生产者提供了一套完整可行的操作指南,有助于推动当地特色农业发展并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