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棉花简化栽培的术语和定义、栽培模式、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及收获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棉花的简化栽培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implified Cotton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236-2021棉花简化栽培技术规范》是天津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简化栽培技术流程,降低棉花种植的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同时提升棉花产量与品质。以下从标准中挑选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种子处理
标准指出,在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精选和预处理。具体要求包括:种子纯度不低于97%,发芽率不低于85%。此外,推荐使用包衣种子以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并强调要按照产品说明正确使用种衣剂,避免过量或不足。这一条文的重要性在于确保了棉花出苗整齐、健壮,为后续生长打下良好基础。
2. 土壤准备
土壤准备部分提到,应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进行深翻晒垡,深度应达到25厘米以上。结合施基肥,一般每亩施用有机肥1000公斤左右,氮磷钾复合肥50公斤。同时要求整地要平整,做到无明暗坷垃,以利于水分均匀分布及根系发育。此规定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增强保水保肥性能,促进棉花健康生长。
3. 播种密度
关于播种密度的规定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品种特性等因素确定合理的行距和株距。例如,在华北地区春播棉田通常采用宽窄行种植模式,行距设置为60厘米和30厘米交替排列,穴距保持在20-25厘米之间,每穴留苗两株。这样既能充分利用光照资源,又能有效控制群体结构,防止植株间相互遮挡影响光合作用效率。
4. 化学调控
化学调控是简化栽培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标准建议在棉花现蕾期开始进行第一次化控,之后视长势情况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调节剂直至开花结束。每次用药量需严格控制在说明书范围内,切勿随意加大剂量。化学调控的目的在于抑制徒长,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使植株保持适中的高度和紧凑的株型,从而提高通风透光条件并减少病害发生几率。
5.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方面强调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提倡利用生物农药替代传统化学农药,减少环境污染;同时鼓励采用灯光诱杀、性信息素诱捕等物理方法来降低害虫基数。对于已经发生的病虫害,则需要及时准确诊断病因,并选择高效低毒的药剂进行针对性治疗。此外还特别提醒农户注意轮作倒茬制度,避免连作导致土传病害加重。
综上所述,《DB12/T 236-2021棉花简化栽培技术规范》涵盖了从种子处理到采收全过程的技术要点,其核心在于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目标。希望广大棉农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共同推动我国棉花产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