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成都市范围内籼稻关键生育期农业气象信息溯源的术语和定义、溯源信息内容、信息采集要求、信息管理与应用。本文件适用于成都市范围内籼稻种植过程中关键生育期农业气象信息的溯源管理。
Title:Traceability Specification for Key Growth Stages Agricultural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of Indica Ri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01T 126—2021《籼稻关键生育期农业气象信息溯源规范》是由四川省发布的关于籼稻生长过程中与气象信息相关的溯源标准。这一标准对于保障籼稻生产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条文出发,对标准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标准的3.1条中提到“关键生育期”,定义为籼稻在整个生长周期内对气象条件最为敏感的阶段。这些阶段包括出苗期、分蘖期、抽穗期和结实期等。标准特别强调了在这些时期内,任何不利的气象条件都可能影响籼稻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准确记录并追溯这些时期的气象数据显得尤为重要。
接着,标准在4.2条中规定了气象信息采集的基本要求。其中包括采集设备的选择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并定期校准以确保数据准确性。此外,还要求采集频率应根据籼稻的不同生育期调整,比如在关键生育期应增加采集频次。这对于及时发现和应对极端天气事件至关重要。
再者,标准在5.1条中明确了信息记录的内容,主要包括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等基本气象要素,以及这些要素如何影响籼稻生长的具体情况。例如,当气温低于某一阈值时,可能会导致籼稻幼苗受冻;而过多的降水则可能导致田间积水,影响根系发育。通过详细的记录,可以更好地理解气象条件与籼稻生长之间的关系。
最后,标准在6.1条中提出了信息溯源的要求,即建立完整的气象信息档案,确保信息来源可追溯。这不仅有助于科研人员研究气候变化对籼稻生产的影响,也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这也为企业和农户提供了参考,帮助他们做出更加合理的种植决策。
综上所述,《籼稻关键生育期农业气象信息溯源规范》通过明确关键生育期、规范信息采集、细化记录内容及强调信息溯源四个方面,为提高籼稻生产的气象服务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