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唇䱻人工繁殖的术语和定义、亲鱼选择与培育、催产剂配制与注射、授精孵化及苗种培育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唇䱻的人工繁殖及相关技术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rtificial Propagation of Lipomyz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01T 105—2021《唇䱻人工繁殖技术规范》是由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唇䱻人工繁殖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亲鱼选择与培育:标准指出,亲鱼应选择体质健壮、无病害且年龄在3-5龄之间的个体。亲鱼培育期间需保持良好的水质条件,水温控制在18-25℃之间,溶氧量不低于5mg/L。这确保了亲鱼能够在最佳状态下进行繁殖。
2. 催产剂使用:标准规定了催产剂的使用方法和剂量。例如,对于雌性亲鱼,可采用LRH-A2(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作为主要催产剂,剂量为每千克体重3-5微克。同时,还需配合使用PG(前列腺素F2α),剂量为每千克体重100-150国际单位。这一组合能有效促进卵子成熟并排出。
3. 孵化管理:标准强调了孵化过程中的关键点,包括孵化用水需经过严格过滤处理,保持pH值在7.0-8.5之间,并定期监测水质参数如氨氮、亚硝酸盐等。此外,孵化温度应维持在20-28℃范围内,以提高受精卵的存活率。
4. 苗种培育:在苗种培育阶段,标准建议采用流水养殖方式,每日换水量不少于总水量的50%,并且要定时投喂高质量的饵料。初期可选用轮虫或卤虫幼体作为开口饲料,随着幼苗生长逐渐过渡到人工配合饲料。
这些条文构成了唇䱻人工繁殖全过程的基本框架,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操作流程提高繁殖成功率及后代质量。遵循此标准有助于实现唇䱻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