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江苏省中小学食堂管理和服务的基本要求、组织管理、人员管理、场所与设施设备、原料管理、加工制作、供餐管理、废弃物管理、应急管理及评价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中小学校食堂的管理和服务。
Title:Management and Service Specification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Canteens
中国标准分类号:C61
国际标准分类号:03.1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036-2021 中小学食堂管理服务规范》是江苏省地方标准,旨在提升中小学食堂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一、食品安全管理
标准要求学校食堂应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包括食品采购、储存、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特别强调了食品原料的进货查验制度,要求食堂必须索取供货商的相关资质证明文件,并对每批食材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二、环境卫生
食堂环境应当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处理。对于加工区和就餐区要分别设置,避免交叉污染。同时,规定了厨房设备设施的清洗频率以及废弃物处理的具体要求,比如餐厨垃圾需及时清运,防止滋生害虫。
三、人员健康与培训
所有从事食品操作的工作人员都必须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并且每年至少接受一次健康检查。此外,还要求对员工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使其了解基本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意识。
四、服务质量
在服务质量方面,标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饭菜品种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口味需求;保证饭菜质量稳定,不随意更改配方或降低标准;提供合理的定价策略,让家长能够负担得起。
五、应急处置机制
为了应对突发情况,标准还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包括但不限于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流程、处理措施等内容。一旦发生问题,学校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并采取有效手段控制事态发展,保护师生健康。
六、监督检查
最后,标准指出教育行政部门将不定期地对各校食堂进行抽查考核,评估其执行情况。如果发现存在严重违规行为,则会责令整改直至合格为止。
总之,《DB32/T 4036-2021 中小学食堂管理服务规范》为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在校期间的饮食安全提供了具体指导,有助于促进校园内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