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物联网管理的总体要求、系统架构、数据采集与传输、平台功能、安全要求及运行维护。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物联网建设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ternet of Things Management of Rural Domestic Wastewater Treatment Facili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5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25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024-2021《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物联网管理技术规范》是一项江苏省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物联网技术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水平。以下将从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标准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相关概念,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是指处理农村地区生活污水的装置或系统。“物联网”则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这些定义为后续条款提供了清晰的概念基础。
其次,在系统架构方面,标准要求构建一个集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及应用于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应具备实时监测、故障预警、远程控制等功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例如,数据采集需涵盖进出水流量、水质参数(如COD、BOD、氨氮等)以及设备运行状态等关键指标。
再者,关于数据采集与传输,标准强调了传感器的选择与安装位置的重要性。传感器应当具有高精度、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并且要定期校准维护。同时,数据传输通道需要保证足够的带宽和安全性,避免因网络问题导致的数据丢失或篡改。
此外,对于信息安全的要求也不容忽视。标准提出要采取加密措施保护数据隐私,防止非法访问。并且还规定了数据备份策略,以便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快速恢复系统功能。
最后,在运维管理上,标准建议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人员培训、巡检计划、应急响应机制等内容。只有当所有环节都得到妥善执行时,才能真正发挥出物联网技术的优势,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整体效能。
总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物联网管理技术规范》不仅为江苏省内各地实施智慧化管理提供了指导方针,也为其他地区推广类似项目积累了宝贵经验。通过遵循这一标准,可以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