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精神分裂症护理服务的基本要求、护理评估、护理计划制定、护理实施、护理评价及持续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提供精神分裂症护理服务的医疗机构及相关单位。
Title:Specification for Schizophrenia Nursing Servi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7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3257-2021精神分裂症护理服务规范》是由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科学、系统的指导。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专业精神卫生机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服务。这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场景和对象,确保了护理服务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二、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指出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以思维、情感、行为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这一定义帮助护理人员准确理解疾病本质,从而采取更有效的护理措施。
三、护理服务内容
1. 健康教育:要求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精神分裂症的基本知识,包括病因、症状、治疗方法等。通过定期举办讲座或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2. 心理支持:强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倾听患者心声,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支持。例如,在患者出现焦虑情绪时,可以通过温和的语言安抚其紧张心情,并鼓励他们表达内心感受。
3. 药物管理:指导患者正确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监督服药情况,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同时,还需教会患者识别药物副作用的症状,如锥体外系反应等,并及时就医处理。
四、特殊护理措施
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出现的行为异常,标准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比如当患者表现出攻击性行为时,应迅速疏散周围人群,避免冲突升级;对于自伤自杀倾向明显的个体,则需加强监护力度,必要时可采取约束措施保障安全。
五、康复训练
倡导开展多种形式的康复活动,如职业康复训练、社交技能训练等,促进患者社会功能恢复。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并密切关注执行效果。
六、质量控制
规定了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涵盖基础护理合格率、患者满意度等多个维度。定期开展内部审核与外部评估活动,持续改进护理流程和服务水平。
综上所述,《DB22/T 3257-2021精神分裂症护理服务规范》从多个层面规范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工作,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