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湿地调查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行政区域内湿地资源的调查与评估。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Wetland Survey
中国标准分类号:Z 7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湿地调查技术规范》(DB22/T 3242-2021)是吉林省针对湿地资源调查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为湿地调查提供了系统性、科学性的指导,确保了调查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以下将选取其中一些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调查范围与对象
标准明确指出,湿地调查的范围应包括全省范围内所有类型的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调查对象涵盖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非生物环境因子等。这一规定强调了全面性和完整性,要求在调查过程中不能遗漏任何可能影响湿地生态平衡的因素。
二、调查方法与技术手段
标准中提到采用遥感影像解译、地面核查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调查工作。遥感影像解译能够快速获取大范围的数据信息,而地面核查则能弥补遥感数据精度不足的问题,两者相辅相成。此外,还鼓励使用无人机航拍、GPS定位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调查效率和准确性。
三、数据记录与管理
对于数据记录,标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统一使用规定的表格格式填写调查结果,并且要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建立了专门的信息管理系统来存储和管理这些数据,以便于后续分析研究及资源共享。
四、成果提交与审核
完成调查后,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提交最终成果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基本情况描述、存在问题分析、保护建议等内容。主管部门会对提交上来的报告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
五、培训与宣传
为了保障调查工作的顺利实施,标准特别强调了对参与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增强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另外也重视向社会公众普及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及相关知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的良好氛围。
以上就是根据《湿地调查技术规范》(DB22/T 3242-2021)整理出来的部分重要内容及其详细解读。希望有助于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项重要的地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