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成人紫斑的中医诊疗流程、诊断依据、治疗方法及疗效评价。本文件适用于医疗机构中成人紫斑的中医诊疗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Norm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dult Purpura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3233-2021《成人紫斑中医诊疗规范》是一部专门针对成人紫斑病的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标准文件。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标准首先明确了“紫斑”的定义,即皮肤或黏膜下出现紫色或红色斑点,不凸出皮肤表面,按压不会褪色。这一定义为后续的诊断提供了基础依据。
2. 病因病机:根据中医理论,紫斑的发生与血热妄行、气虚不摄、阴虚火旺等因素有关。其中血热妄行多因外感热邪或内生火热导致血液运行失常;气虚不摄则是因为脾气虚弱不能统摄血液;阴虚火旺则是由于阴液亏损引发虚火上炎。这些病因病机的阐述有助于临床医生把握疾病的本质。
3. 辨证分型:
- 血热妄行型:表现为突然发病,斑点密集且颜色鲜红,伴有发热、口渴等症状。治疗原则是清热凉血。
- 气虚不摄型:病程较长,斑点颜色较淡,常有疲乏无力、面色苍白等表现。治疗应以益气摄血为主。
- 阴虚火旺型:患者多见于慢性反复发作的情况,伴随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等症。需滋阴降火。
4. 治疗方法:标准提出了具体的中药方剂推荐及使用方法。例如对于血热妄行型可选用犀角地黄汤加减;气虚不摄型可用归脾汤加味;阴虚火旺型则建议使用知柏地黄丸等。此外还强调了针灸疗法在辅助治疗中的作用,如选取合谷、三阴交等穴位进行调理。
5. 生活调护:除了药物治疗外,标准还特别指出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充足睡眠,并适当锻炼增强体质。同时提醒患者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 疗效评价标准:为了客观评估治疗效果,标准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症状改善程度、实验室检查结果变化等多个维度。这为医生判断病情进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成人紫斑中医诊疗规范》不仅涵盖了从病因到治疗再到康复全过程的专业指导,而且充分体现了中医药特色,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