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医疗机构临床营养的技术要求,包括营养筛查与评估、营养干预、营养监测与效果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营养相关工作。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 for Clinical Nutrition in Medical Institu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C05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864-2021《医疗机构临床营养技术导则》是北京市发布的关于医疗机构临床营养工作的重要技术规范。以下将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导则在总则部分强调了临床营养工作的基本原则,包括安全性、有效性和个性化原则。这意味着在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时,必须确保所采用的方案不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额外的风险,同时要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并且要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计划。
其次,在营养筛查与评估章节中规定,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营养筛查制度,定期对住院患者进行营养状态评估。特别是对于手术前后、重症监护室内的患者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更需要加强营养状态的动态监测。评估内容应涵盖体重变化、饮食摄入量、实验室指标等多个维度,以便全面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
第三,关于肠内营养支持方面,导则指出当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允许时,优先考虑使用肠内营养途径。具体实施过程中,需注意选择合适的营养制剂类型(如整蛋白型、短肽型等),并合理安排输注速度和总量。此外,还应当密切观察患者在接受肠内营养过程中的反应,一旦出现不耐受等情况应及时调整方案。
第四,在特殊情况下如无法实施肠内营养或存在禁忌症时,则可以考虑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此时,必须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确保营养液配制质量,并且由专业人员负责管理整个过程直至完成。
最后,在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环节里提到,医疗机构有责任向出院患者及其家属传授必要的自我管理和健康教育知识,帮助他们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直至康复完全。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还能减少复发率及再入院次数。
以上是对DB11T 1864-2021中若干关键条款所做的深入分析。希望这些信息能为大家理解和应用该标准提供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