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美香柏(Thuja spp.)栽培的术语和定义、苗木培育、造林技术和经营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范围内北美香柏的人工栽培及管理。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uja in North Americ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2854—2021北美香柏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北美香柏种植的技术规范。这项标准对北美香柏的栽培环境、育苗、定植、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进行了详细的指导,为提高北美香柏的成活率和品质提供了科学依据。
首先,在栽培环境的选择上,标准要求种植地应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土壤类型以砂壤土或壤土为佳,pH值控制在6.0-7.5之间。这一规定主要是基于北美香柏喜光耐旱但怕积水的生长特性,确保根系能够正常呼吸,避免因积水导致烂根现象的发生。
其次,关于育苗部分,标准指出种子处理是育苗成功的关键步骤之一。建议采用层积法进行种子催芽,即将种子与湿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置于低温环境下保存一段时间,这样可以打破种子休眠期,促进其萌发。同时,还强调了播种时要保持适当的间距,以便幼苗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减少后期移栽时的损伤。
再者,在定植阶段,标准推荐使用容器苗进行定植,并且在定植前需要对苗木进行修剪,去除过长或者受损的根系及枝条,以利于新根系的发展。此外,还特别提到定植后的浇水管理非常重要,初期需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但也要防止过度灌溉造成根部缺氧。
对于田间管理,标准提出了几个要点:一是定期除草松土,这不仅有助于保持土壤疏松透气,还能有效抑制杂草竞争养分;二是合理施肥,根据树木的不同生长阶段施加不同种类和量的肥料,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则侧重于磷钾肥,以促进花芽分化和果实发育;三是整形修剪,通过合理的修剪不仅可以改善树冠结构,增强通风透光条件,而且还能提高木材的质量。
最后,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标准提倡采取综合措施来防控病虫害。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利用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等方式降低环境污染风险等。同时,还特别强调了预防为主的原则,即在病虫害尚未大规模爆发之前就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综上所述,《DB23/T 2854—2021北美香柏栽培技术规程》从多个角度全面系统地规范了北美香柏的栽培过程,对于推动该树种在我国的大规模商业化种植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