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奶山羊舍饲养殖中羔羊培育的技术要求,包括环境条件、饲料与营养、饲养管理、卫生防疫及记录等。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内奶山羊舍饲养殖过程中羔羊的培育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Lamb Rearing in Dairy Goat Confined Feed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03T 26-2020《奶山羊舍饲养殖羔羊培育技术规程》是陕西省宝鸡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奶山羊舍饲养殖中羔羊的培育过程。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羔羊出生后的管理
条文: 羔羊出生后应立即清理口鼻内的黏液,并确保其能够正常呼吸。母羊舔舐羔羊有助于刺激血液循环和促进母子关系建立。
解读: 新生羔羊由于刚从母体出生,身体较为虚弱,及时清理呼吸道可以避免窒息风险。母羊舔舐行为不仅是自然现象,还能帮助羔羊适应外界环境,同时增强母羊对羔羊的保护意识。
初乳喂养
条文: 羔羊应在出生后2小时内开始饮用初乳,初乳喂养持续至少3天。
解读: 初乳富含抗体和其他营养成分,对于提高羔羊免疫力至关重要。尽早让羔羊摄入初乳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此外,连续三天的初乳喂养期为羔羊提供了足够的抗体支持,为其后续健康生长打下基础。
补料添加
条文: 自羔羊出生第7天起,可逐步引入易消化的饲料作为补充,如优质干草、精料等。
解读: 此阶段的羔羊虽然主要依靠母乳获取营养,但适当添加补料可以帮助其胃肠道提前适应固体食物,促进消化系统发育。选择易于消化吸收的饲料种类尤为重要,以减少肠胃负担并防止腹泻等问题发生。
饲养密度控制
条文: 每只羔羊所需最小活动空间不应小于0.5平方米,饲养密度不得超过每平方米2只。
解读: 合理的饲养密度不仅有利于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还有助于个体间竞争压力的降低。过高的密度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疾病传播几率增加以及羔羊心理压力增大,从而影响整体生产性能。
定期健康检查
条文: 应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全面健康状况评估,包括体重测量、体温检测及粪便分析等内容。
解读: 定期监测羔羊的生长发育情况能够及时发现潜在问题,比如营养不良或感染性疾病等。通过定期称重可以掌握羔羊的成长速度是否符合预期;而体温变化往往反映出机体是否存在炎症反应;粪便检查则可用于判断消化道功能状态及寄生虫感染情况。
以上内容仅涵盖了该标准的部分核心要点,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具体措施。希望这些信息能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