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蒙中药材趁鲜加工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及包装、贮存和运输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蒙中药材的趁鲜加工过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Fresh Processing of Mongolian and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蒙中药材趁鲜加工技术规范(DB15/T 2215—2021)是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蒙中药材的趁鲜加工过程,确保药材质量和安全。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原料要求
标准中明确规定,用于趁鲜加工的中药材应来源于合法种植基地,并符合《中国药典》及地方标准的相关规定。原料采集时需注意季节性,确保药材达到最佳采收期,同时避免使用受污染或病虫害严重的药材。
加工环境与设施
加工场所应当保持清洁卫生,具备防尘、防潮、防虫等措施。设备应定期清洗消毒,以防止交叉污染。此外,还要求加工人员穿戴整洁的工作服,保持个人卫生,确保加工过程不受人为因素影响。
加工工艺流程
标准对不同的中药材制定了具体的趁鲜加工工艺流程。例如,在切制环节,要求根据药材特性选择合适的切片厚度,保证药材内部成分不被破坏;在干燥过程中,则需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药材变质或失去活性成分。
质量检验
每批药材加工完成后都必须进行质量检验。检验项目包括外观形状、颜色、气味以及水分含量等指标。对于一些特殊药材还需检测其有效成分含量是否达标。只有通过检验的药材才能包装入库,不合格品则需退回重新处理。
包装与储存
合格的药材需要采用适当的包装材料密封保存,防止受潮发霉。储存库房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并定期检查库存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药材。此外,还应对每批次药材做好记录,便于追溯来源和流向。
以上就是DB15/T 2215—2021中几个关键部分的内容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遵循该标准不仅能够提高蒙中药材的质量水平,也有利于促进当地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