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绿色城区规划建设的基本原则、规划要求、建设内容及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绿色城区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Title:Green Urban Area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Standard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020-2021绿色城区规划建设标准》是江苏省发布的关于绿色城区建设的重要技术规范。该标准对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在规划布局方面,标准提出“应合理组织各类用地功能,促进职住平衡”。这意味着绿色城区的规划要注重居住与就业空间的合理分布,减少居民通勤距离和时间,降低交通能耗。同时要求公共服务设施分级配置,形成十五分钟生活圈,方便居民就近获取教育、医疗、文化等服务。
其次在生态环境保护上,标准强调“绿地率不低于35%,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0%”。这不仅要求增加绿地面 积,还提倡立体绿化、屋顶花园等多种形式的绿化方式。同时提出建设连续贯通的绿道网络,为居民提供便捷的户外活动空间。
能源利用方面,标准要求“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不低于20%”。具体措施包括推广太阳能热水系统、光伏发电、地源热泵等技术。鼓励建筑节能改造,提高能效水平,实现低碳运行。
此外标准还关注水资源管理,提出“雨水资源化利用率不低于30%”。通过建设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等设施,增强雨水渗透能力,构建海绵城市。同时推进中水回用,用于绿化灌溉、道路冲洗等用途。
在交通体系构建上,标准倡导“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不低于60%”。通过优化公交线路布局,完善慢行系统,鼓励步行和自行车出行。同时严格控制机动车停车泊位配建标准,限制小汽车使用。
最后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标准要求“建立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整合各类数据资源,实现城市管理智能化、精细化。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总之,《DB32/T 4020-2021》从多个维度对绿色城区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这些条文体现了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值得各地借鉴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