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香樟繁育的术语和定义、繁育环境要求、种子采收与处理、播种育苗技术、嫁接育苗技术、苗木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香樟苗木的繁育及生产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amphor Tree Propag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17T 311-2021香樟繁育技术规程》是河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香樟的繁育技术流程。以下为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首先,在种子采集与处理部分,标准明确指出应在果实成熟期即10月中下旬进行采种。采收后的果实需经过日晒或风干等方法使果皮及果壳开裂后取出种子。对于种子净度的要求达到95%以上,并且千粒重应控制在500g左右。
其次,在播种育苗环节,标准建议采用条播的方式,行距保持在20cm到30cm之间。每平方米的播种量大约为150g至200g之间。覆土厚度一般为种子直径的2倍到3倍。为了提高成活率,可适当增加覆土厚度至3cm到5cm,并且要保证土壤湿润。
接着,在幼苗管理方面,当幼苗长出2片到3片真叶时需要进行间苗工作,保留健壮的小苗。同时要定期除草松土,避免杂草与幼苗争夺养分和水分。此外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追肥,通常情况下每月施一次稀薄的人粪尿或者化肥即可满足需求。
最后,在病虫害防治上,应当采取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比如喷洒波尔多液来预防立枯病;使用石硫合剂防治介壳虫等问题。同时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以减少病原菌滋生的机会。
以上就是对《DB4117T 311-2021香樟繁育技术规程》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希望能帮助到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