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鱼苗种池塘常规培育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鱼苗种的池塘常规培育过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ventional Pond Cultivation of Fish Seedl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17/T 306-2021鱼苗种池塘常规培育技术规范》是河南省地方标准,该标准对鱼苗种池塘的培育过程进行了系统化、规范化的要求。以下选取其中几个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一、池塘准备
标准指出,在鱼苗种放养前需要做好池塘清理和消毒工作。首先,要清除池塘内的杂草、淤泥等杂物,保持池底平整。其次,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等药物对池塘进行全面消毒,确保杀灭病原微生物。这样做可以为鱼苗提供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减少疾病的发生几率。
二、水质管理
标准强调了水质的重要性,要求定期检测水体中的溶解氧、pH值、氨氮含量等指标,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水质。例如,当发现水中溶解氧低于4mg/L时,应采取增氧措施;如果pH值偏离适宜范围,则需通过添加石灰或酸性物质来调节。良好的水质能够促进鱼苗生长发育,提高成活率。
三、饲料投喂
关于饲料投喂部分,标准建议采用优质配合饲料,并且要遵循“四定”原则:定时、定位、定量、定质。即每天固定时间投喂,将饲料投放到指定区域,每次投喂量要适中,同时保证饲料质量优良。此外,在不同生长阶段还应该调整饲料配方以满足鱼苗营养需求。
四、日常管理
在日常管理方面,标准提出了几点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要加强巡塘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二是要做好防逃设施维护工作,防止鱼苗逃脱;三是注意天气变化,遇到恶劣天气时要提前做好防范措施。这些细节上的把控有助于维持整个养殖系统的稳定运行。
五、疾病防控
最后,在疾病防控环节上,标准提倡预防为主的理念。除了前面提到的池塘消毒外,还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放养密度、增强鱼苗体质等方式来降低患病风险。一旦出现疾病迹象,应及时隔离病鱼,并请专业人员诊断治疗。
以上就是对《DB4117/T 306-2021鱼苗种池塘常规培育技术规范》中一些重要条文的具体解析。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挥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