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黄秋葵日光温室穴盘育苗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育苗设施与设备、种子处理、播种技术、苗期管理及出圃要求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黄秋葵的日光温室穴盘育苗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ray Seedling of Okra in Solar Greenhouse - DB1301/T 368-2021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1T368-2021黄秋葵日光温室穴盘育苗技术规程》是河北省石家庄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黄秋葵在日光温室内的穴盘育苗技术。以下将对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种子选择与处理环节,标准要求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且品质优良的品种,并强调了种子消毒的重要性。通过使用温汤浸种法或药剂处理可以有效预防苗期病害的发生,确保幼苗健壮生长。
其次,在基质配制方面,规定了基质应具备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并含有充足的养分。具体来说,建议采用草炭土、珍珠岩和蛭石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复合基质,这样既能满足植物根系发育需求又能防止板结现象出现。
再者,在播种操作上,明确了每穴播种量以及覆土厚度等细节问题。比如,每个穴内通常放置2粒左右的种子较为合适,覆土厚度控制在0.5厘米左右为宜。此外还提到要保持适宜的温度条件(白天25℃~30℃,夜间15℃~20℃),以促进种子发芽率提高。
另外,在苗期管理过程中,对于水分供给、光照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也做出了明确指示。例如,在水分管理上要做到适时适量浇水,避免积水造成烂根情况发生;在光照管理上则需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遮阳措施,保证充足而均匀的日光照射;而在病虫害防治上提倡采取物理方法为主、化学药剂为辅的方式来进行综合治理。
最后,在移栽定植前还需做好炼苗工作。这一步骤旨在让幼苗逐渐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增强其对外界不良因素的抵抗能力。通常情况下,需要提前7天停止追肥并减少灌水量,同时适当降低室内温度,使幼苗进入半休眠状态后再进行移植作业。
综上所述,《DB1301T368-2021黄秋葵日光温室穴盘育苗技术规程》从种子选择到最终移栽定植整个流程都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方案,有助于提高黄秋葵育苗质量,保障后续栽培过程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