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规模化猪场批次化生产的技术要求,包括生产计划、配种、分娩、仔猪培育、育肥等环节的操作规范及疫病防控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采用批次化生产的规模化猪场。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atch Production in Large-scale Pig Far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1T365-2021《规模化猪场批次化生产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规模化猪场的批次化生产管理。以下对其中一些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1. 批次化生产的基本概念:该标准明确了批次化生产是指将同一时间段内出生的仔猪作为一个生产单元进行统一管理和销售。这一模式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2. 种猪群的健康管理:标准强调了种猪群健康的重要性,要求定期进行疫病监测,并采取有效的生物安全措施。这包括严格的隔离制度、消毒程序以及疫苗接种计划。
3. 繁殖周期的设计:标准指出,繁殖周期应根据母猪的生理特点合理设计,通常为21天妊娠期加上21天哺乳期。这样的安排可以保证母猪有足够的恢复时间,同时确保仔猪得到充分的母乳喂养。
4. 饲料与营养管理:在饲料方面,标准提出了科学配比的原则,根据不同阶段猪只的需求调整蛋白质、能量等成分的比例。此外,还提倡使用全价配合饲料以满足猪只生长发育所需的所有营养元素。
5. 环境控制:良好的生活环境对于提高猪只健康水平至关重要。标准建议保持适宜的温度(如产房温度保持在20-25℃)、湿度(相对湿度50%-70%)及通风条件良好。
6. 记录与档案管理:为了便于追溯和分析生产情况,标准要求建立完整的生产记录系统。这些记录应涵盖从配种到断奶各个阶段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母猪编号、分娩日期、仔猪数量等。
通过遵循以上规定,规模化猪场能够实现更加高效稳定的生产过程,从而提升整体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