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青贮玉米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品种选择与种子质量、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及收获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区域内青贮玉米的栽培生产。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ilage Cor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1041-2021《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是天津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青贮玉米的种植管理流程,提高青贮饲料的质量和产量。以下将从几个关键部分进行解读。
一、品种选择
标准中明确规定应选用适应性强、抗逆性好且高产优质的青贮专用品种。例如,要求种子纯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这确保了青贮玉米在生长过程中能够抵抗病虫害侵袭,同时保证有足够的出苗率以达到预期的种植密度。
二、播种期确定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合理安排播种时间至关重要。一般而言,在春季土壤温度稳定在10℃以上时即可开始播种。对于不同区域的具体播种日期,则需要参考当地的农业气象资料来决定最佳播期,从而为后续的生长发育创造有利条件。
三、田间管理措施
包括合理的密植方式以及肥水管理策略。推荐采用宽窄行或等行距的方式进行种植,并依据实际情况调整株距。施肥方面主张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前期注重氮磷钾平衡施用,后期则侧重于补充钾肥促进干物质积累。此外还强调了适时灌溉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
四、收获时期把握
青贮玉米的最佳收获期通常是在乳熟末期至蜡熟初期之间。此时植株含水量适中(约65%-70%),营养成分丰富且易于发酵保存。过早收获会导致干物质含量偏低影响青贮品质;而延迟采收则可能造成养分流失及纤维素含量增加等问题。
五、病虫害防治
采取综合防控手段预防和控制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提倡使用生物农药代替化学药剂减少环境污染,并结合物理方法如灯光诱捕器等辅助手段增强防治效果。同时也要注意轮作制度避免连作障碍引发土传疾病。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种到收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而且特别突出了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遵循该标准有助于生产出更高品质的青贮饲料满足畜牧业发展需求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