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建筑工程规划管理的技术要求和实施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各类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及验收阶段的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Planning Manag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P3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建筑工程规划管理技术规范》DB12/T 1040-2021是由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地方性技术规范,于2021年12月31日正式实施。该规范为建筑工程的规划管理工作提供了具体的技术指导,确保了建筑项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与术语定义
该规范适用于天津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和扩建建筑工程的规划管理工作。在规范中明确了一系列专业术语的定义,如“建筑工程”是指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工程及室内外装修工程。“容积率”是指一定地块内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值。这些术语的界定有助于统一各方的理解,避免因概念模糊而引发争议。
二、选址与布局要求
根据规范第5.1条,建筑工程的选址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并且要综合考虑周边环境的影响。具体而言,建筑项目不得对周围居民的生活造成噪音污染、光污染等不良影响。此外,还应充分考虑交通条件,确保出入口设置合理,方便车辆进出,同时也要留有足够的公共空间供行人使用。这一规定强调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和谐。
三、建筑设计要求
在建筑设计方面,规范提出了诸多细致的标准。例如,第6.2条规定,建筑物的高度应当与所在区域的整体风貌相协调。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其高度不得超过该区域最高限高线的规定值。另外,第6.3条指出,建筑物外立面的设计应当简洁大方,避免过于复杂或突兀的形式。这不仅关系到美观问题,也涉及到节能降耗的实际效果。
四、配套设施建设
关于配套设施建设,规范特别强调了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要性。按照第7.1条的要求,每个建设项目都必须配备相应的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服务设施,以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同时,还需预留足够的停车泊位数量,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这一措施旨在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五、环境保护措施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规范对建筑工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做出了严格规定。依据第8.1条,所有建筑活动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扬尘污染,并且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水废气必须经过处理后达标排放。此外,还鼓励采用绿色建材和技术手段来减少资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六、竣工验收程序
最后,在竣工验收阶段,规范明确了严格的审核流程。根据第9.1条,建设单位需提交完整的工程技术资料以及相关证明文件,由相关部门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检查。只有当各项指标均达到标准时才能予以通过验收。此举能够确保每一项工程都能安全可靠地投入使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规划管理技术规范》DB12/T 1040-2021从选址、设计到建设直至验收等多个环节都制定了详尽的操作指南,为天津市范围内开展高质量的建筑工程规划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