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蒙古栎嫩枝扦插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插穗采集与处理、扦插方法、插后管理及苗木出圃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蒙古栎嫩枝扦插育苗生产及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ongolian Oak Softwood Cutting Propag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434—2021 蒙古栎嫩枝扦插育苗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蒙古栎嫩枝扦插育苗的技术规范。以下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对其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扦插前的准备工作部分,标准明确要求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作为采穗来源,并且强调了穗条采集的最佳时间应在早晨或傍晚进行。这主要是因为此时植物体内水分含量较高,有利于提高扦插成活率。同时,还规定了穗条长度应控制在8至12厘米之间,直径保持在0.3至0.6厘米范围内,这样的尺寸既能保证足够的营养储备,又便于后期管理。
其次,在扦插基质的选择上,标准建议使用经过消毒处理的沙壤土或者珍珠岩与蛭石混合物作为基质材料。这些基质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能够为插穗提供一个适宜的生根环境。此外,还特别提到在使用前应对基质进行彻底清洗并晾晒几天,以去除可能存在的有害微生物。
再者,关于扦插后的管理措施,标准提出了详细的养护方案。包括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75%以上,避免阳光直射;定期喷洒清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以及适时施加适量的氮肥促进新根发育等。特别是在温度控制方面,标准指出白天温度应维持在20℃至25℃之间,夜间不低于15℃,这样可以有效缩短生长期限,提升整体生产效率。
最后,在病虫害防治环节,标准强调要采取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具体做法包括定期检查植株状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隔离处理;合理轮作换茬减少病原积累;以及选用高效低毒的农药按照说明剂量使用等等。通过这些综合手段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保障苗木健康生长。
综上所述,《DB21/T 3434—2021 蒙古栎嫩枝扦插育苗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准备到管理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而且结合实际操作经验给出了科学合理的指导建议,对于推动蒙古栎苗木培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