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环湖寒生羊茅种子生产的技术要求、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与贮藏等环节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环湖寒生羊茅种子的生产与管理。
Title:Ring Lake Cold-resistant Tall Fescue Seed Prod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1918-2021《环湖寒生羊茅》是一项青海省地方标准,主要规定了环湖寒生羊茅的种子生产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环湖地区寒生羊茅的种子生产。这一部分明确了标准的应用领域,即特定地理区域内的寒生羊茅种子生产活动。
2. 术语和定义:
- 环湖地区:指青海湖周边的特定区域。
- 寒生羊茅:一种适应寒冷气候条件的牧草植物。
3. 种子生产技术要求:
- 播种时间:建议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播种。春季播种有助于充分利用雨季,而秋季播种则可以避免夏季高温对幼苗的影响。
- 播种量:每公顷推荐播种量为20-25公斤。适当的播种量能够确保植株密度适中,有利于后期生长。
- 田间管理:包括除草、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等措施。特别是在干旱季节,合理的灌溉是保证产量的关键。
- 收获期:当植株大部分种子成熟时即可收获。过早收获会影响种子质量,过晚则可能导致种子脱落。
4. 质量控制:
- 纯度检测:要求种子纯度不低于90%。高纯度的种子能够提高种植的成功率和经济效益。
- 发芽试验:种子发芽率应达到85%以上。良好的发芽能力是确保出苗率的基础。
5. 环境保护:
- 在种子生产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以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遵循这些技术规范,可以有效提升环湖寒生羊茅的种子质量和产量,促进当地畜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