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西藏藏红花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种球选择与处理、种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西藏地区藏红花的生产及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affron Production in Tibe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西藏藏红花生产技术规程(DB54/T 0244-2021)是一部专门规范西藏地区藏红花种植与管理的技术标准。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选址与整地
该标准要求种植地应选择海拔3600米以上,土壤为微酸性至中性,土层深厚且疏松的地块。在整地时需深耕30厘米以上,并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
二、种球处理
种球要经过严格筛选,剔除病虫害感染及损伤种球。播种前需用多菌灵500倍液浸泡30分钟消毒,晾干后即可播种。同时要求种球大小均匀,直径应在2.5厘米以上。
三、田间管理
生长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浇水遵循\"见干见湿\"原则。施肥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开花期增施磷钾肥。及时摘除老叶和侧芽,保证养分集中供应。
四、采收与加工
当花朵完全开放时应及时采摘,避免花药散落影响品质。采摘后立即剥取柱头,摊放在通风阴凉处晾晒,直至含水量降至12%以下。整个加工过程要防止日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五、病虫害防治
重点防控灰霉病、根腐病等真菌性病害以及蚜虫、螨类等害虫。优先采用农业防治措施,如合理轮作、清洁田园等。化学防治时应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并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
六、档案记录
建立完整的生产档案,包括种球来源、种植时间、田间管理、采收加工等各个环节的信息,确保可追溯性。档案保存期限不少于两年。
这些规定充分考虑了西藏高原独特的自然条件,旨在通过标准化生产提高藏红花的产量和品质,促进这一特色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