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蛋鸭孵化的技术要求、种蛋的选择与处理、孵化条件控制、孵化管理及雏鸭的出雏处理。本文件适用于蛋鸭的规模化孵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uck Egg Incub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1691-2021《蛋鸭孵化技术规程》是湖北省地方标准,该标准规定了蛋鸭从种蛋选择到出雏的全过程操作要求。以下选取了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关于种蛋的选择:标准要求种蛋应来源于健康无病的母鸭群,且种鸭需符合DB42/T 1385的规定。种蛋的外观要清洁完整,大小适中,重量在60克至70克之间为宜。新鲜度是关键指标之一,通常要求种蛋保存时间不超过7天,以确保胚胎发育正常。
在孵化前准备阶段:孵化器需要提前一天进行预热处理,温度设定在37.5℃左右,湿度保持在50%-60%范围内。同时对孵化器内部进行全面清洗消毒,使用次氯酸钠溶液擦拭所有表面,并用紫外线灯照射至少30分钟,防止细菌感染影响孵化效果。
孵化过程中需要注意事项:入孵时种蛋的大头朝上摆放有利于胚胎均匀受热;孵化初期(第1-17天)保持恒温37.8℃,相对湿度55%-60%,并每天翻蛋4次以上;中期(第18-24天)适当降低温度至37.5℃,增加湿度到65%-70%,减少翻蛋次数至2次/天;后期(第25-28天)进一步调整温湿度分别为37.2℃和70%-75%,停止翻蛋,转入出雏箱直至小鸭破壳而出。
出雏管理同样重要:当观察到有小鸭开始啄壳时,可适当降低环境温度至36.5℃,帮助新生雏鸭顺利脱壳。此时还需密切关注湿度变化,必要时喷洒少量清水维持适宜的小气候条件。整个出雏期间禁止人为干预,让自然过程完成最后一步。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标准中的各项细则,可以有效提高蛋鸭孵化的成功率,保障后代品质优良,为养殖业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