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稻二化螟采用送嫁药防治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水稻种植过程中二化螟的送嫁药防治。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ontrol of Rice Stem Borer Using Farewell Pesticid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015-2021《送嫁药防治水稻二化螟技术规程》是一项江苏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使用送嫁药技术来防控水稻二化螟。这项技术通过在水稻移栽前对秧苗施药,可以有效减少田间害虫基数,降低后期防治压力。
关键条文解读
1. 药剂选择
标准中明确指出,用于送嫁药的化学农药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并优先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产品。例如,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是一种推荐使用的药剂。这种药剂具有良好的内吸性和触杀作用,能够有效控制二化螟幼虫。
2. 施药时间与方法
送嫁药的最佳施药时间为移栽前3至7天。此时施药不仅可以保护即将移栽的大田免受害虫侵害,还能避免药效衰减影响效果。施药方式建议采用喷雾法,确保药液均匀覆盖整个秧苗表面,特别是叶片背面和基部。
3. 防治指标
根据标准规定,在采取送嫁药措施之前,需要监测田间的二化螟虫口密度。当预测下一季水稻将遭受严重危害时,即虫口密度达到防治阈值时,应立即实施送嫁药处理。通常情况下,当每百丛稻株上有超过5头二化螟幼虫时,就需要进行预防性用药。
4. 注意事项
为保证送嫁药的效果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上的剂量配比稀释药剂;二是避开雨天作业,防止雨水冲刷导致药效下降;三是注意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技术规程,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生产的安全性和经济效益,同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