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畜牧兽医大数据信息资源目录的编制原则、结构、描述方法及维护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市范围内畜牧兽医大数据信息资源目录的构建与管理。
Title:Appl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Big Data - Part 6: Information Resource Catalog
中国标准分类号:B52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1096.6-2021《畜牧兽医大数据应用与管理 第6部分:信息资源目录》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畜牧兽医领域内信息资源的分类、标识和管理。以下将对标准中的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4.1 信息资源分类原则
本标准强调了信息资源分类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原则。这意味着在构建信息资源目录时,应当根据信息的本质特征,如内容、形式、用途等进行合理归类,确保分类结果既符合逻辑又便于实际操作。例如,在畜牧生产数据中,可以按照养殖类型(如猪、牛、羊)、生产阶段(如育种、饲养、屠宰)以及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因素进行细分。
4.2 信息资源分类体系
标准提出了一个多层次的信息资源分类体系,包括一级类目、二级类目直至末级类目。其中,一级类目主要涵盖基础信息、业务信息两大类别;二级及以下类目则进一步细化到具体的应用场景或功能模块。这种结构设计有助于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和高效检索。例如,“基础信息”下设“动物基本信息”,再细分为品种、性别、出生日期等属性字段;而“业务信息”则包含“疫病防控记录”,并进一步拆解为发病时间、治疗措施等内容。
5.1 信息资源标识规则
为了保证每条信息资源具有唯一性和可追溯性,标准规定了统一的信息资源标识符编制规则。标识符通常由字母数字组合构成,并包含机构代码、资源类型代码、序列号等多个部分。比如,某养殖场的生猪免疫档案可能被赋予这样的标识:“CQ-IMM-001”,其中“CQ”代表重庆市,“IMM”表示免疫相关,“001”则是该类资源的具体编号。这种编码方式不仅方便了信息资源的管理,也为跨部门间的数据交换提供了便利。
5.2 数据元描述要求
对于每个信息资源而言,都需要对其相关的数据元进行全面准确地描述。这包括但不限于名称、定义、值域范围、单位、数据格式等方面。以“体重”这一数据元为例,其描述应包括:名称为“体重”,定义为动物个体在某一时刻所测得的质量值,单位为千克,允许值范围为0至无限大,数据格式建议采用浮点数表示。通过这样的标准化描述,可以有效提升数据质量,减少因理解差异导致的问题。
6.1 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最后,标准还特别强调了建立开放共享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重要性。鼓励各参与方通过建立统一接口、制定数据交换协议等方式促进数据流通与整合。同时,也需建立健全安全保障措施,确保敏感信息的安全性与隐私保护。例如,可以通过加密传输、访问权限控制等手段来防止未授权使用,同时也需要定期审查数据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行为。
综上所述,《DB50/T 1096.6-2021 畜牧兽医大数据应用与管理 第6部分:信息资源目录》从多个维度对信息资源目录建设进行了规范指导,对于推动整个行业信息化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