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避暑旅游气候适宜度等级划分的术语和定义、指标体系、计算方法及评定流程。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内避暑旅游目的地的气候适宜度评价及相关规划与管理。
Title: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Coolness Tourism Climate Suitability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388-2021避暑旅游气候适宜度等级划分与评定》是一项江西省地方标准,旨在科学评价避暑旅游目的地的气候适宜性。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江西省内海拔300米以上的山区、丘陵地区以及具备良好森林植被覆盖的区域。这些地区通常具有凉爽湿润的小气候特征,是开展避暑旅游的理想场所。
二、气候指标体系
标准提出了包括气温、湿度、风速、降水在内的多项气候指标。其中:
1. 气温:日平均气温不超过25℃被视为舒适区间;
2. 湿度:相对湿度保持在40%-70%之间为宜;
3. 风速:平均风速建议维持在2-4m/s范围内;
4. 降水量:年降水量应在1000mm以上以保证空气湿度。
三、等级划分
依据上述指标综合评分结果,将避暑旅游气候适宜度分为五个级别:
1级(非常适宜):各项指标均达到最优水平;
2级(适宜):大部分指标处于良好状态;
3级(较适宜):存在个别不利因素但仍可接受;
4级(一般):部分条件较差但尚可利用;
5级(不适宜):不适合发展避暑旅游活动。
四、评估方法
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判断相结合的方式。首先通过气象观测站获取连续三年的数据作为基础资料;然后按照权重分配对各项因子进行打分计算总分值;最后结合实地考察情况作出最终评定结论。
五、注意事项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考虑地形地貌特点、植被覆盖率等因素的影响。例如,在高山地带可能需要适当降低温度要求;而对于靠近湖泊或河流的景区,则可以放宽湿度限制。此外,还应关注季节变化规律,在不同时间段内调整评价标准。
六、案例应用
以某著名风景区为例,其常年平均气温为22℃左右,相对湿度稳定在60%,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偏南方向且风力适中,全年降水量充足。根据上述标准测算得出该地属于2级(适宜)避暑旅游气候区,非常适合开展户外休闲娱乐项目。
综上所述,《DB36/T 1388-2021》为江西省内各潜在避暑旅游目的地提供了统一规范化的评估框架,有助于提升整体服务质量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也为其他类似地理环境下的城市和地区提供了宝贵参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