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稻壳灰废弃物综合利用生产白炭黑用稻壳灰的加工技术要求、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及检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以稻壳灰为原料生产白炭黑的加工过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ocessing Rice Husk Ash Used in the Production of Silica from Rice Husk Ash Waste Utiliz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X7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2992—2021《稻壳灰废弃物综合利用生产白炭黑用稻壳灰加工技术规范》是黑龙江省发布的关于稻壳灰综合利用的重要地方标准。该标准对稻壳灰的加工工艺、质量要求、检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旨在提高稻壳灰资源化利用水平,减少环境污染。
以下是对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稻壳为原料,通过热解制备稻壳灰,并进一步用于生产白炭黑的过程。标准明确了适用对象和目的,强调了稻壳灰作为原材料的重要性。
2. 术语和定义:标准给出了稻壳灰、白炭黑等核心概念的定义。例如,“稻壳灰”是指稻壳在特定条件下热解后得到的固体产物,“白炭黑”则是指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的产品。这些定义有助于统一行业内术语使用,避免混淆。
3. 技术要求:
- 稻壳灰的质量指标:包括二氧化硅含量(≥85%)、重金属含量限制(如铅、镉、汞等)以及水分含量(≤5%)。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最终产品的性能。
- 加工过程控制:规定了热解温度应控制在600℃至800℃之间,确保稻壳充分分解同时避免过度燃烧导致杂质增加。
4. 检验规则:明确了样品采集方法、检测项目及判定规则。每批产品需随机抽取样品进行检测,只有当所有指标均符合标准时才能判定为合格品。
5. 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要求包装材料无毒无害,运输过程中防止雨淋受潮,并且储存环境干燥通风,远离火源。
6. 环境保护措施: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固体废物也要妥善处置,防止二次污染。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稻壳灰废弃物综合利用生产白炭黑用稻壳灰加工技术规范》不仅规范了稻壳灰从原料到成品的整个生产流程,还特别注重环境保护与产品质量控制,对于推动相关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