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泥企业化验室记录及报告的编制要求、内容格式、管理与保存等。本文件适用于水泥企业化验室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记录和报告的编制与管理。
Title:Specification for Laboratory Record and Report Preparation in Cement Enterpri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J72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0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1555—2021水泥企业化验室记录及报告编制规程》是黑龙江省发布的关于水泥企业化验室记录和报告编制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关于记录的基本要求
标准明确指出,化验室的所有记录应真实、准确且完整地反映实际操作过程与结果。这意味着任何数据都不得伪造或篡改,并且所有信息必须能够追溯到具体的操作人员和时间点。此外,记录应当易于识别和检索,以便在需要时可以迅速找到相关资料。
记录的形式与内容
对于记录的形式,标准强调了其多样性,包括但不限于纸质文档、电子文档等形式。同时,规定了记录的内容至少应包含样品编号、取样日期、检测项目、使用的仪器设备、实验条件、检测方法、原始数据、计算公式以及最终结果等信息。这些内容确保了记录的全面性和可追溯性。
报告编制的一般规定
报告编制时,首先要求报告的内容要与所执行的标准一致,即如果检测依据的是国家标准,则报告中的描述也必须符合该标准的要求。其次,报告需具备唯一性标识,如报告编号等,以保证每份报告都有唯一的身份证明。最后,报告还需注明编制人、审核人和批准人的姓名及职务,这有助于明确责任主体。
特定类型的报告要求
针对不同的检测项目,标准给出了具体的报告格式要求。例如,在水泥物理性能测试报告中,除了上述通用信息外,还特别提到需要列出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具体指标的具体数值及其对应的龄期。而对于化学成分分析报告,则需提供氧化钙、氧化镁等各项成分的具体含量百分比。
记录保存期限
标准明确规定了各类记录的保存期限。一般情况下,记录的保存期限不应少于两年。但对于涉及重大质量问题或者争议较大的记录,其保存期限则延长至五年甚至更长。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满足可能发生的质量追溯需求。
总结
综上所述,《DB23/T 1555—2021》通过对水泥企业化验室记录和报告编制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增强了产品质量控制能力。各水泥生产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此标准执行,确保记录的真实可靠,从而提升整个行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