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监测预警产品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可靠性要求、易用性要求及安全性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监测预警产品的设计、开发、测试、评估和选型。
Title: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 -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Security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Products of Critic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以《信息安全技术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监测预警产品技术要求》(TCOSOCC 017-2024)中“事件响应能力”这一条文为例,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点和变化。
在TCOSOCC 017-2019版本中,事件响应能力主要强调的是产品能够快速识别并记录安全事件的基本功能。而在2024年的新版标准中,这一条文得到了显著增强,不仅要求产品具备基本的事件记录与识别功能,还增加了对事件关联分析、自动化响应以及与外部系统的联动能力的要求。
具体来说,在新版标准下,事件响应能力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事件关联分析:产品需要能够将分散的安全事件数据整合起来,通过分析发现潜在的威胁链路。例如,当检测到多次登录失败后紧接着发生的数据泄露事件时,系统应当能自动建立两者之间的可能联系,并给出风险评估报告。
2. 自动化响应机制:为了提高应急处理效率,产品应当支持基于预设规则或算法的自动化响应操作。比如,在检测到特定类型的攻击行为时,立即启动防火墙阻断策略或者隔离受感染主机等措施。
3. 与其他系统的集成能力:现代网络安全环境复杂多变,单一产品的防护效果有限。因此,新版标准特别指出,优秀的监测预警产品应该可以方便地与其他第三方安全工具如SIEM(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平台)、EDR(终端检测与响应)等实现无缝对接,形成完整的防御体系。
4. 用户友好的界面设计:考虑到非专业人员也可能参与到部分安全管理工作当中,因此界面友好度也是考量指标之一。这包括但不限于直观的操作流程、清晰易懂的信息展示等内容。
综上所述,《信息安全技术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监测预警产品技术要求》(TCOSOCC 017-2024)对于“事件响应能力”的定义更加全面且具有前瞻性,反映了当前网络安全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技术需求。企业如果希望满足该标准,则需从上述几个维度出发进行全面规划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