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辽宁省建筑工程竣工验收阶段建筑信息模型(BIM)的交付内容、深度要求、数据格式及管理流程。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工程项目在竣工验收阶段的BIM交付工作。
Title:Data Delivery Standard for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at Completion Acceptance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Liaoning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P4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辽宁省竣工验收建筑信息模型交付数据标准》(DB21/T 3409—2021)作为地方性技术规范,为建筑信息模型(BIM)在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应用提供了详细的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部分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4.1 模型精度要求
本标准明确规定了不同专业模型所需的几何精度和信息深度。例如,在建筑设计部分,结构构件的几何精度需达到LOD350级,这意味着模型应包含详细的构件尺寸、材料属性以及施工阶段的信息。这一要求确保了模型能够支持精确的成本估算和施工模拟。
5.2 数据交换格式
标准指出,所有参与方应在项目初期就确定统一的数据交换格式。推荐使用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作为主要的数据交换标准,并且要求每个交付物都附带一个元数据文件,用于描述模型的基本信息和创建过程。这样做可以避免因格式不兼容导致的数据丢失或误解。
6.3 竣工模型验证
在竣工模型验证环节,标准提出了严格的检查流程。包括但不限于模型完整性检查、拓扑关系验证及属性一致性校验。特别强调了对隐蔽工程如管道、电缆等细节的全面核对,以保证最终交付的模型与实际建成状况相符。
7.1 质量保证措施
为了保障BIM技术的有效实施,标准还特别设立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专门的质量控制小组,负责监督整个项目的执行情况,并定期召开协调会议解决遇到的问题。此外,还建议采用第三方检测机构对重要节点进行独立评估,从而提高整体项目的可信度。
通过以上几点解读可以看出,《辽宁省竣工验收建筑信息模型交付数据标准》不仅涵盖了从模型创建到最终交付全过程的技术要点,同时也注重了实际操作中的可执行性和安全性考量。这对于推动当地建筑业向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