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小黑杨嫁接更新的技术要求、操作步骤、管理措施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小黑杨林分的嫁接更新及类似地区的林业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afting Renewal of Populus simonii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2886—2021小黑杨嫁接更新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小黑杨嫁接更新的技术规范,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嫁接方法提升小黑杨的生长质量与生产效率。以下将对规程中的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嫁接时间的选择上,规程明确规定应在春季芽萌动前或秋季落叶后进行。这一规定是基于小黑杨生物学特性和生长周期制定的,此时树体处于休眠状态,水分和养分消耗较少,有利于提高嫁接成活率。
其次,关于砧木和接穗的选择,规程要求砧木应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小黑杨实生苗,而接穗则需选取当年生发育良好的枝条,且长度在15-20厘米之间,直径约0.5-1.0厘米。这样的选择能够保证嫁接后的植株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再者,对于嫁接的具体操作,规程强调了切削面的平整度和平滑度的重要性。切削时要确保刀具锋利,切口整齐,这样可以减少组织损伤,促进愈合。同时,还特别提到嫁接完成后要及时包扎,并保持接口处干燥清洁,避免感染病菌。
此外,规程还提出了嫁接后的管理措施,包括定期检查嫁接口是否愈合良好,及时去除多余的萌蘖,合理施肥浇水等。这些措施有助于增强新梢的生长势,保障嫁接的成功率。
最后,规程指出,在整个嫁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各项卫生防疫制度,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这不仅关系到单株植物的健康状况,更影响到整个林区的生态安全。
综上所述,《DB23/T 2886—2021小黑杨嫁接更新技术规程》从多个方面为小黑杨嫁接提供了详尽的技术指导,对于提高造林质量和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