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智能电网中移动终端的安全防护技术要求、测试方法及安全评估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智能电网相关移动终端的设计、开发、检测与评估。
Title:Security Protection Specification for Smart Grid Mobile Terminals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1666-2021《智能电网移动终端安全防护规范》是湖北省地方标准,为智能电网移动终端的安全防护提供了系统性的指导。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5.1.3 移动终端应具备身份认证功能
解读:这一条款要求移动终端在使用前必须通过身份认证,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设备。这通常包括密码、指纹识别或面部识别等方式。有效的身份认证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使用设备,从而保护敏感数据不被泄露。
5.2.1 移动终端操作系统应支持加密存储
解读:此条款强调了对存储数据的加密保护。操作系统需提供加密机制,以确保即使设备丢失或被盗,存储的数据也不会轻易被获取和读取。这不仅适用于静态数据,也包括传输中的数据,确保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安全性。
5.3.2 应定期更新病毒库并执行扫描
解读:为了抵御恶意软件的威胁,本条款要求定期更新病毒库,并对移动终端进行全面的病毒扫描。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并清除潜在的威胁,保持系统的健康运行状态。
5.4.1 必须实施网络接入控制
解读:该条款指出,在连接到智能电网网络之前,移动终端必须经过严格的接入控制检查。这可以通过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实现,确保只有符合特定安全标准的设备才能进入网络环境,有效降低外部攻击的风险。
以上内容只是标准中的一部分重要内容,实际应用时还需结合具体场景全面考虑各项要求,以构建起完整的安全防护体系。